本文地址:http://www.295tyc.com/article/5ffe9e608e9f0954db334f15
文章摘要:永利皇宫真人真钱游戏,珠子从他眉心之中飘了出来小子、fifaonline3苏亚雷斯口子气息。
获得的成绩也算优异。
美团的财报中,永利皇宫真人真钱游戏:金融业务的数据被合并到了其他服务和销售板块中。2016 年到 2019 年这部分业务的营收分别为 2.9 亿、12 亿、88 亿、161 亿,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 2.25%、3.59%、13.53%、16.57%。
虽然距离千亿的目标仍有距离,但美团正一步一步兑现它的梦。此外金融业务展露出不容小觑的潜力,也使它扮演了美团在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角色。
《资本论》写道:一旦有适当的利润,资本就胆大起来。这是美团金融迅速发展的底色,而近日美团金融旗下的月付产品也因涉嫌 " 强买强卖 " 被网友和律师认为吃相过于难看。
近日,有美团用户曝料称,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被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开通了金融服务 " 美团月付 ",已欠款 100 多元。同时,她质疑美团,自己没有申请、没有实名认证、也没有绑定银行卡,但为何可以顺利开通此项类似贷款的服务。对此,美团投诉客户经理表示," 大多数人都开通了 300 元月结账单,这是对优质客户的默认服务。"
据北京青年报报道,随着该事件的曝光,不少网友也发现自己在使用了美团单车、打车等服务后也莫名被开通了美团月付。有网友表示," 我之前骑了个美团单车也莫名其妙给我开通了这个!1.5 元都给我贷款!" 还有网友称," 打车居然也是这模式,就差 2 天到期。还好我看了一下,不然我就违约上征信了是不是?"
ZAKER 新闻在消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以 " 美团月付 "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,共得到了 2088 条相关投诉。投诉编号为 "17351903784" 的消费者在 1 月 11 日表示," 未曾主动开通过美团月付,而且从 1 月 5 号开始美团极速支付默认使用美团月付。美团月付应该属于金融产品,美团未经允许使用个人信息开通金融服务,并且强制使用,属于侵权行为。"
此外,美团月付还被投诉暴力催收。有消费者表示,他是一个学生,偶然发现被开通了月付,消费记录还是自己从未购买过的机票。美团方面一直对其进行短信、电话催收,还骚扰其通讯录中的朋友。
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周旭亮律师表示,当下开通贷款服务其实不是什么稀奇事,但这应该要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要经过本人的确认,这是最基本的原则。靠耍小动作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,又不及时告知用户,这样的吃相未免太难看了点。
而美团月付推出的更重要的目的或许是为美团联名信用卡导流。
美团联名信用卡业务负责人曾在接受经观采访时表示,美团已确定的流量分配策略是,通过 " 月付 " 向联名信用卡导流,但不会向已经是美团联名信用卡的用户主动推介 " 月付 ",全平台的金融流量运营重点是联名信用卡。
相较于虚拟的、额度较小的月付,具有实体卡、额度更高的信用卡,有更多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,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。据了解,美团与银行会根据一个已经被其他银行数据验证过的财务模型,来测算这张卡从成本投入到实现盈利的过程,寻求更多变现。
也就是赚更多的钱。
美团金融提供给证券时报的数据显示,从 2018 年 9 月发行第一张联名信用卡开始计算,两年多时间,美团合作上线银行 12 家、合作协议银行 14 家 ,联名信用卡发行量累计突破 1000 万张,堪称 " 发卡机 "。而美团联名信用卡业务的野心是 " 达到头部股份制银行信用卡的发卡量。"
在黑猫投诉上关于 " 美团信用卡 " 的投诉也达 300 多条。有消费者表示,美团 App 显示推荐朋友办卡可获得推荐奖励 50 元,但他在推进朋友开卡后,奖励没有兑现,涉嫌虚假宣传。
美团入局互金行业的 2015 年,正是央行全面收紧支付牌照发放的一年,牌照申请较为困难。
也是在这一年美团上线绑定支付卡支付的功能,虽然在名称上并未直接将 " 美团支付 " 提出来,但在实际上这些功能已经符合第三方支付的定义。
此后媒体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阅了当时 " 已获许可机构(支付机构)" 名单中,也没有找到美团或其所属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。
同年 6 月,央广网报道称,美团支付因为无证经营,遭到央行约谈并叫停。
三个月后,合规之争落下帷幕。美团宣布已完成对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的全资收购。美团支付才具有合法性。
2020 年 5 月,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 5 份案涉美团小贷的执行裁定书,均涉及美团放贷资质不合法。
美团随后表示,法院裁判认定的事实存在严重错误,并已提起上诉。但至今没有更多的进展。就像此次被曝光未经允许开通美团月付一样,美团方面至今仍没有回复。
回顾美团金融的发展,除了成立时的振臂一呼,其余的时间大都是默默无闻暗自发力,转眼间已经集齐商业保理、第三方支付、小额贷款、保险经纪四张金融牌照,通过自身庞大的流量在 B 端与 C 端两面开花,闷声赚钱。
但在实现千亿金融梦的路上,美团金融的合法性、合规性、吃相是否有悖法律、公序良俗,需要打个问号。而在强监管的当下,如何健康有序地为消费者提供合理的、普惠的金融服务,比追求某个数字更加重要。
ZAKER 新闻出品
文 / 李佳华